为何《簪花仕女圖》被誉為“古今冠绝 人物神品”?
2024-01-03 07:11:39 6036次浏览
周昉(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贵族。周昉见于记录的早活动时间是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后关至宣州(今安徽省宣称县)长史。周昉以善画名动朝野,后见于记载的活动时间是德宗贞元(785—804)奉诏画章敬寺壁画。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艺术同样非常繁华,当时人物画为主,名家辈出,周昉就是当时以人物画驰名的画家。周昉曾学张萱,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创了“周家祥”。他的艺术成就一部分就体现在他表现宫廷生活和贵族仕女的题材中。《唐朝名画录》中将其作品评为“神品”,尤其称其仕女画为“古今冠绝”。《簪花仕女图》取材于宫廷贵妇百无聊赖的富贵生活。然而,周昉生活的时代,一时唐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而衰,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之际。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仿佛是沉汀湎在一种茫然若失的心态中。纵然是装饰得团花簇锦,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寂寞与空虚。在表现时代和生活的深度上,周昉具有的艺术才能。
《簪花仕女图》准确完美地表现出人物的造型和神态;衣纹运笔圆滑,服饰的描绘细致精到,充分运用线条及色彩画出服装的质感和丰富绚丽的纹饰。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柔润光泽,都画的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大胆使用朱红、粉白,完善地烘托出了美女的温柔丽质。
此图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景。画面上,贵妇们都梳着当时的发髻,峨眉杏眼,体态丰腴,浓丽华贵,步步春色,款款闲情。而盛唐时的风俗也就可窥一斑了。右侧的仕女,发髻插一枝牡丹花,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相邻的妇人轻提肩上柔滑的丝衫,似乎不胜春阳的燥热。手持团扇的仕女位置靠后神态淡然,扇面上一簇灼灼的花朵远比她要光艳夺目,说明着她的独特身份。接下来一位妇人,髻插粉荷,右手拈一朵红花凝神观赏,与面前振翅的仙鹤,形成动静相宜的场景。第五位妇人虽然位置稍远,体态显小,但她头戴海棠花,身披朱红披风的形象,却肃然而露显贵之气。画面左侧的妇人,头上的簪花应该是素淡的芍药,她右手里轻轻捏着一只蝴蝶,不胜娇羞,而她明显侧身顾盼的姿势,和右侧的妇人侧身凝睇之姿遥相呼应,间有名獒瑞鹤花枝蝴蝶穿插,整幅画面便浑然一体了。
画中那株盛开的辛夷花,不仅点出了春夏之交的时令背景,同时也为这些女性的青春提供了象征性的暗示;“光阴易逝,青春不回。王昌龄有诗写到“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为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蜚声海内外,引起许多前辈的重视,惊呼是一件非常杰出的作品。数十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中断。按照大多数人的想象,这幅画当然是一幅完整的横卷古画。然而事实出乎人们的意料。1972年,辽宁省博物馆对馆藏国宝级名画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发现《簪花仕女图》的画心开裂的非常厉害,每一次舒卷都免不了伤害到画面。于是,专家们决定对它进行一次特殊的重裱修复,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件珍贵的文物。然而就在揭裱的过程中,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画面竟然不是料想中的一整块画绢,而是由三块大小相近的画绢拼接而成的。这一意外发现引起了在场专家的兴趣。
据考证,从魏晋到中唐,人们大多坐在胡床上,而在胡床的周围,往往会在三面围上一圈插屏式的离合屏风。如果离合屏风的三个插屏所画的景物不同,那么在插屏插入离合屏风时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法,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簪花仕女图》的装裱是宋高宗时的“绍兴格式”装裱,画上钤有宋高宗的藏画印“绍兴连株玺”。因此很有可能《簪花仕女图》本来是分别画在离合屏风三个插屏上的三幅作品,直到宋代,才由装裱高手将其裱成一卷,而从外表上则根本看不出拼接的痕迹。
《簪花仕女图》除了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代表着唐代现实主义风格,也是研习中国古代人物画技法之范本。
-
1882年11月23日,光绪帝师翁同龢在日记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当日在北京琉璃厂看到了一幅宋徽宗临张萱的《捣练图》。30年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东方部部长冈仓天心得遇这幅画时却没有漫不经心,他在琉璃厂尊古斋古玩铺中以1350元的价格收购
-
丝绸艺术鼠标垫,将传统丝绸的华贵与现代科技产品的实用性完美融合,创造出一款既具艺术美感又兼顾实用功能的桌面新宠。精选高品质丝绸面料,以其细腻柔滑、光泽自然的特性,为日常使用的鼠标垫赋予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奢华触感。每一次滑动鼠标,都仿佛是在
-
《大宫女》(La Grande Odalisque)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于1814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画作描绘了具有强烈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宫女的裸体形象。画面上,裸体的宫女背对画面侧身倚躺在软床上,正
-
鼠标垫以天然桑蚕丝为主要面料,内衬是特质天然橡胶软垫,底部是防滑丝绒。采用传统的真丝织锦工艺,图案精美、色彩艳丽、丝绢柔软光滑。具有丝绸柔美华贵的质感,兼具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保养说明: 1、尽量避免钥匙等尖锐物刮
-
织锦是指用带有色彩的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因其华美高贵,织造技术反复多样,艺术风格独具匠心,成为古代最贵重的织物,被誉称“寸锦寸金”。旧时只供皇家和为数不多的贵族阶层享用和欣赏。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对精美
-
丝绸织锦画唐卡《师徒三尊》是一幅融合了藏传佛教艺术与丝绸织锦工艺的珍贵作品,展现了佛教中极具代表性的三位尊师——宗喀巴大师及其两位主要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 画中,宗喀巴大师居于中央,头戴黄色僧帽,象征格鲁派的创立与传承;两位弟子分列左
-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凡有众生,若在苦恼危怖之时,只要曾闻观世音菩萨名字,并虔诚一心称念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寻声救苦,冥
-
真丝织画《虢国夫人游春图》以辽宁博物馆镇馆之宝《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所作)为蓝本,运用织锦工艺技术,采用天然桑蚕丝为材质,精心织造而成.原作反映了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人春天出游的情景。构图前
-
旖旎的西湖山水,如诗如画,景致天成。重峦叠嶂之间,一湖碧水如镜。郁郁绿荫丛中,楼台轩榭隐现。云山逶迤,雾霭迷漫,风姿绰约,好一幅天开画图。然而西湖之美,不独山水,不限烟霞。在这佳美的湖山里,或是林壑深处,或是潋滟湖边,一步一景,湖边的每
-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古城苏州,向以秀美著称。渺渺太湖,依依运河,江南之水的妩媚温柔,使苏州出落得精致而又空灵,恍若一座巨大的园林,小桥、流水、人家……错落相映,画意悠然。这样的苏州,也铸就了一个诗书风流、
-
飘曳于女人身上的丝巾, 宛如女人灵动的心镜,总在不经意间,轻轻流露。 正是这种欲语还休的妩媚,使丝巾成为永不凋零的时尚, 演绎出无限风情!
-
飞天是敦煌艺术中人们最熟悉的艺术形象,也是敦煌壁画中的人物装饰画,特别生动活泼,佛教称之香音神能歌善舞。这些飞天翔舞在藻井的周围,平基的岔角和佛像的的上方,呈现了千姿百态,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有的手捧莲花,有的拿着乐器,双脚反垂在头上,
-
丝绸收藏品供应-杭州市珍藏版丝绸书《道德经》热销中 珍藏版丝绸书《道德经》(邮票版) 商品详细介绍 《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被道教奉为根本经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
-
丝绸收藏品供应-杭州市珍藏版丝绸书《论语格言》热销中 珍藏版丝绸书《论文格言》(邮票版) 商品详细介绍 《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可谓博大精深。它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极其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言行的语录集,其内容涉及政治
-
一、丝绸画的定义 顾名思义,丝绸画就是以丝绸为介质。绘出或织出的书画。在中国,自汉代起,就将总要的书画绘制在绢、绫或丝织物上,称之为绢本。国宝《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兰亭序》(唐.褚遂良版)都是绢本书画。当代丝绸画是采用高仿
-
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岳瑞芳)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获悉,正在举行的嘉德2013春拍会上,张大千1944年创作的《红拂女》拍出7130万元人民币,夺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头筹。 此幅《红拂女》是张大千工笔仕女的精绝之作,也
-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几千年前,当丝绸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欧洲,它所带去的,
-
丝绸,是由蚕的蚕茧抽丝后编制取得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经过精心编制而成的纺织品,蚕的发生期一般从桑树发芽时开始,蚕子发生时称为催青期、要在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当的室内保护12-13天。使蚕子孵化、孵化出来的蚁蚕只有3mm长,0.5mg重,
-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长长的丝绸画卷在舞台中徐徐展开,一幅幅精典画面,无不透出中华丝绸文化的魅力,您看: 那散发着古典美的《簪花仕女图》、具有传奇故事色彩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宋都繁华景象的《清明上河图》 每一处的惊鸿
-
中国丝绸历史悠久,以下是其发展的重要年表概览: 一、新石器时代(约前5000–前2000) 约前5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蚕纹象牙盅,显示早期蚕桑意识。 约前3630年:河南荥阳青台村遗址发现丝织品残片,现存最古老丝绸实物。